为什么拍卖会上的红宝石多是无烧的?能成为拍卖会上的红宝石在质量上得达到很高的标准,我们先来看一下在不久前的保利秋拍会上出现的几套红宝石首饰:
1. 红宝石项链
34颗枕形及椭圆形切割红宝石共重约39.35ct,产自缅甸,未加热。
2. “鸽血红”红宝石配钻石戒指
枕形切割红宝石重约7.06克拉,产自缅甸,未经加热。
3. “鸽血红”红宝石配钻石项链/戒指
椭圆形切割红宝石重约6.45克拉,产自缅甸,未经加热。
4. “鸽血红”红宝石配钻石耳环
主石红宝石分别重约2.02及2.01克拉,梨形及圆形切割红宝石打造流苏,产自莫桑比克,未经加热。
红宝石的产地多来自缅甸,莫桑比克红宝石作为近几年来红宝石市场的黑马,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能够产出大颗粒的净度较高的红宝石的几率较大,质量好的莫桑比克红宝石可以和缅甸的“鸽血红”媲美,出现在卖会上,也不足为奇啊。
从上面的红宝石拍卖品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红宝石都是未经加热的,也就是“无烧”红宝石,这说明了什么呢?是不是拍卖会上的红宝石都要求无烧?不,不是的。
下面的一款来自日内瓦苏富比拍卖会上红宝石配钻石戒指就是有烧的:
不过拍卖会上的红宝石多是无烧,无烧红宝石作为拍卖会上的拍卖品价值会更高。
那么无烧红宝石的价值如何体现的?更确切地来说,拍卖会上红宝石的高质量如何判断?最终的问题还得归根于红宝石的质量问题评判上。
那些能上得了拍卖会上的无烧红宝石在颜色、净度、重量、切工上必须要有让人震撼的水平,无烧作为一个影响价值的元素,绝不是唯一的仅仅一个。无烧高质量的红宝石很少,这在市场上的稀缺度让其在拍卖会上的竞拍优势更大。就是因为这种稀缺才让“烧”出现,以满足我们对红宝石美丽外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