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钻石荧光结构仪检测玻璃充填红宝石?红宝石是世界五大名贵宝石之一,它的美丽俘获了很多人的心,红宝石天生有很多缺陷,高品质者可以说是万里挑一,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红宝石的处理方法,使红宝石变得更美,玻璃充填就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处理方法。近期在GIA的官网上刊登了一篇用钻石荧光结构仪检测玻璃充填红宝石的文章,究竟如何使用钻石荧光结构检测仪检测玻璃充填红宝石?让我们一探究竟!
用各种充填材料处理宝石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就刚玉而言,人们大约在1980年代至2000年代初就发现了用石英玻璃充填的刚玉,在2004年初,人们发现高铅玻璃已经取代了石英玻璃,并且成为充填刚玉的主要材料。 (S.F. McClure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durability of lead glass–filled rubies,” Spring 2006 G&G, pp. 22–34)近期,在台北的莱泰——安珠宝实验室使用钻石荧光结构仪对一对宝石样品进行检测,并确认它们经过玻璃充填处理。在我们的经验中,钻石荧光结构检测仪的确可以检测宝石中是否有玻璃,但不能区分玻璃的类型。这个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使用钻石荧光结构仪观察宝石内其它充填物的存在,也许更大的作用是观察红宝石的充填程度。
这是两颗心形的红宝石样品,重量分别在6.81ct和6.89ct,尺寸为 10.78 × 13.55 × 5.39 mm和11.36 × 13.10 × 5.47mm。每颗半透明的红宝石呈紫红色,在紫外荧光灯的照射下长波呈强红色荧光,短波呈弱红色荧光。在标准的宝石学检测中,点测折射率为1.76,比重在3.94和3.93,这些和红宝石的宝石学性质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怀疑该宝石样本经过充填处理。通过X射线荧光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拉曼显微镜的分析,结果显示该样品为红宝石,放大观察可见天然的流体包体和指纹状包体,但是在裂隙中也观察到了一些充填处理的痕迹。
在钻石荧光结构仪的检测下,在宝石表面可见一些充填凹坑,充填出的光泽与宝石有着明显的差异。在钻石荧光结构仪的短波紫外辐照下红宝石的充填处理痕迹更加明显,不仅仅可以观察到充填凹坑还可以看到充填裂隙的分布情况(图中的蓝色部分)。重6.81 ct的红宝石样品填充程度比另一颗红宝石更严重,特别是在底部,观察到了更多的填充物质。
就像钻石荧光结构仪的检测结果证明的那样,在某些处理条件下,充填材料穿透或者停留在宝石裂隙中(如同该红宝石样品)。因此,一些充填材料在钻石荧光结构仪的照射下会更清晰地显示出来。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充填区进行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硅和钡是主要元素,含有微量的铅,在分析其它无充填区域时则没有检测到这些元素,说明这些都是充填玻璃的主要组成元素。
人造玻璃是常见的宝石填充材料。改变这些玻璃的化学成分组成,有助于改善处理后的宝石外观(裂隙不明显)。尽管绝大多数的玻璃和其他填充物,无论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都可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来检测,但如果有必要,钻石荧光结构仪是一种很有用的识别工具。